第一千零八章 斗彩之说 (2 / 4)
网站内容更新可能不及时,请在上方扫码下载app阅读最新章节,本站域名也可能随时无法访问,下载app永久可以免费阅读小说。
“提起‘天字罐’,自然免不得需要提起斗彩。这个品种的瓷器,跟斗彩是形影不离,息息相关的。”
“斗彩,创烧于我国明朝成华年代。传承于青花五彩,是根据青花五彩的工艺,从而进行变革,衍生出来的新品种。”
“因此,也有说法,称斗彩始于明朝宣德年间。因为青花五彩的创烧时期,便是宣德年间。这个知识,在先前就已经阐述过的。”
青年侃侃而谈,信心十足的讲述:“据明清文献记载,斗彩也称之为‘窑彩’或‘青花间装五色’。”
“传世成化斗彩瓷器图案绘画简练,内容主要是花鸟、人物。它的做法是先用青花在白色瓷胎上勾勒出所绘图案的轮廓线,罩釉高温烧成后,再在釉上按图案的不同部位,根据所需填入不同的彩色,一般是3至5种,最后入彩炉低温烧成。”
“按照业内专家陈万里先生的意见,成化斗彩又可以分为点彩、覆彩、染彩、填彩等几种。”
“成化斗彩除个别的大碗外,多数造型都是小巧别致的。如盅式杯、鸡缸杯、小把杯等。其中最为稀珍的品种,便是‘天字罐’。”
“天字罐有大有小,小的高8厘米左右,大的高18厘米左右。它的配盖有平盖和宝珠顶盖两种。”
“天字罐的纹饰除了常见的龙纹、海兽、缠枝瓜和缠枝莲外,还有葡萄纹和人物纹等。除了用斗彩装饰外,还有用青花和杂彩装饰。”
说到这里,青年略作停顿,随即补充说道:“有关斗彩,有一点需要注意。斗彩这个名称,其实并不是明朝时期开始定义的。”
“在明代历史文献中,是没有斗彩这个名字的。那时候有关斗彩的称呼,一直是延用的‘成窑五彩’或‘青花间装五色’。”
“比如,明代文学家沈德符在《敝帚轩剩语》中说:‘本朝窑器用白地青花,间装五色,为今古之冠。如宣品最贵,近日又重成窑,出宣窑之上。’"
“还有明末清初的历史学家谷应泰在《博物要览》中称:‘成窑上品无过五彩葡萄撇口扁肚靶杯,式较宣杯妙甚。五彩宣庙不如宪庙。宣窑五彩深厚堆垛,故不甚佳,而成窑五彩用色浅淡,颇有画意。’"
“以上二例记载了明代宣德与成化时期有‘白地青花间装五色’与‘五彩’的瓷器都很名贵。”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
网站内容更新可能不及时,请在上方扫码下载app阅读最新章节,本站域名也可能随时无法访问,下载app永久可以免费阅读小说。